设置

关灯

第四十五章 再会张三爷

    汉初平元年(19o年),渤海太守袁绍乃聚麾下文武,引兵三万,离渤海而汇至河内,矫诏天下各州县太守共讨董卓,一时间天下震动,风云涌动。

    袁绍檄文去后,后镇诸侯皆起兵相应:第一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第二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瓚。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陈留太守曹操。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投河内而来。众诸侯亦6续皆至,各自安营下寨,连接二百余里。

    袁绍乃宰牛杀马,大会诸侯,商议进兵之策。太守王匡曰:“今奉大义,必立盟主;众听约束,然后进兵。”

    操曰:“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

    绍再三推辞,众皆曰非本初不可,绍方应允。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绍登坛。

    绍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其盟曰:“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读毕,歃血。众因其辞气慷慨,皆涕泗横流。歃血已罢,下坛。众扶绍升帐而坐,两行依爵位年齿分列坐定。

    操行酒数巡,言曰:“今日既立盟主,各听调遣,同扶国家,勿以强弱计较。”

    袁绍曰:“绍虽不才,既承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违犯。”众皆曰惟命是听。

    陈清一如既往的身着白色文士袍坐于曹操身旁,只是这姿势嘛就未免有些太伤大雅了。酒宴刚一开始,远远望见刘备领着关、张二人紧紧站在公孙瓒身后时,他就开始和张三爷挤眉弄眼起来了,酒过数旬,更是直接让士卒在身旁再设一席,斟满了酒勾引张飞过来。

    许是因两人并不陌生,张飞初时还扭扭捏捏的不好意思一个人过去,但未过多时,陈清又谏言袁绍曰:众将远道而来,皆为除贼大计,不可怠慢。当另设席宴之。袁绍从其言,令士卒在诸侯身后又设许多小席,惹来诸将一阵感激,当下豪爽的缕了缕胡子,颇有仪容的朝陈清赞许的点点头。

    公孙瓒虽于幽州一带素有侠名,麾下白马义从名震边疆,然而对于在场诸多中原一带的诸侯来说,这边域将领大多都是凭勇武而著称,非善于权谋、心计,也不用屡屡向朝廷进贡结交关系。所以,中原彼此间只是嘘寒问暖一番,点点头就不多做深交,故此他身后的席位也总比别人少上几个。刘备与关羽入座后,更是现张飞没有席位,一时正踌躇尴尬之际,却见陈清亲自把臂将张飞迎了过去,心中顿时充满感激与矛盾。陈清以往就与张飞交好,又屡屡书信往来,这让人做大哥的刘备怎么看的下去?更重要的是,如今刘备仍只是小小县令,而陈清已经官居朝内长史一职,差距实在是太大,也难免他会担心张飞被挖走。

    事实上,陈清就是这样盘算的。陈大官人美滋滋的咪了口小酒,见一旁衣着简单,一手拄着丈八蛇矛的张飞喝的是酣畅淋漓,三不五时的举杯和曹操身后同为酒豪的曹纯举碗痛饮,脸上这个兴奋儿的劲啊!就像今个儿是他结婚大喜一样。

    且说曹纯这人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曹操兄弟,许是祖上遗传基因的问题,曹纯长得和曹操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