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章 计件工资制度

    第二章计件工资制度

    经过了成都小学的事之后,郑晓路发现自己的政策有些太过理想化,必须要自己更深层次的观注,小学只有二十一个学生,这是非常重要的事,但自己的几个手下并没有向自己通报,反而觉得二十一个学生已经不少了。

    可见古人与自己的某些见解还是有差异的,自己必须得多花点心思来关注比较新的政策,以免它们发育不良。

    于是郑晓路马不停蹄地又赶往四川锻造总厂,去参观铁匠们的生产流水线。

    昔日的铁匠街,如今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巨大工厂,占地面积极,厂房连绵数千个房舍,在城市中心搞重工业工厂,这在后世是不被允许的,郑晓路依稀记得国家从一九九几年,就开始将重型工厂从城市里迁到郊区,以减少重工厂对城市环境的污染,使市民们能有更好的生活环境。

    但现在郑晓路不想把四川锻造总厂扔到郊区去,一是因为现在的的工业能力很低,对环境的污染并不严重。

    二是现在没有汽车火车,锻造厂生产出来的大批产品从郊区运回来那就要了卿命。

    三是如此重要的工厂,乃是军队的生存命脉,放在城市里才足够安全,要是放在郊区,被某个什么山贼土匪一类的给抢了,或者以后打仗时敌人攻不破成都城,却把在郊区的锻造厂给攻陷了,那就扯蛋了。

    郑晓路吊儿郎当地摇步走到锻造厂前,厂门口有一小队阎王军士兵站岗,这是军工产业,当然需要军人镇守大门。这些士兵认得郑晓路,对着他行了个礼,就把他放了进去。

    厂子里很宽畅,街道的两边是两排整齐的厂房,刚进门的时候看到的厂房全是生产民用铁器的厂房,几十名铁匠正在厂房里打造镰刀、锄头、铁犁……这些负责民用铁器的铁匠,都是郑晓路占领成都之后才加入的,因此面生得很,没有一个是红崖子山寨里那批老铁匠。

    郑晓路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认识郑晓路,倒是郑晓路身后的马祥云和皂莺让这些铁匠们眼前一亮。不过也就一亮罢了,然后又低下头继续干手上的活儿,这些铁匠终年在厂子里打铁,人也沉闷木纳,居然连鼎鼎大名的九指皂莺也不认识。

    郑晓路看到铁匠们挥舞着铁锤,敲得叮叮当当地响,似乎很卖力的样子,但整个厂房里并没有一种红火朝天的感觉,反而是觉得这个车间死气沉沉的,看来铁匠们的生产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啊。

    他又向着厂房里面走,不一会儿就走进了军工地区,这里开始有许多阎王军士兵巡逻,他们都认得郑晓路,向他行礼致敬之后就退到一边。

    三人毫无阻碍地走进了一个生产来复枪的车间,一些熟悉的铁匠开始出现在郑晓路面前,其中有好几个是当年红崖子山寨的老铁匠。

    这几个铁匠显然也认得郑晓路,见他来了,立即高声向他问好。

    郑晓路笑嘻嘻地回了礼,然后拉起一个老铁匠的手,走到厂子的角落里,低声问道:“咱们这厂子里的气氛好像不太对啊,我怎么感觉铁匠们的劳动积极性不是很高。”

    那老铁匠不好意思地笑了一笑,低声道:“大王,咱们红崖子山上下来的铁匠还是很认真的在干,但后来的铁匠确实有点散漫。”

    “哦?这是为什么呢?”郑晓路奇道。

    老铁匠左右看了看,没看到有别的铁匠在,才低声道:“大王,这事我说了您可别生气。”

    “说吧,我的脾气你们还不知道吗?”郑晓路笑道。

    老铁匠低声道:“铁饭碗惹的祸啊,其实他们刚进厂子里时还很积极,干活也很卖力。但是时间一长了,被高工钱带来的积极性就磨没了。他们的工钱是一天一钱银子,做得多也是一钱,做得少也是一钱,反正工钱都定死了,他们就乐得偷偷懒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