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十四章 出了个花木兰

    之后,她就病倒了。对,就是她,廖文书原来是个女的,她的真名叫作廖淑珍。若不是这次病倒,恐怕大家都还以为她仅仅是有些娘娘腔而已呢。要说红箭大队的训练量和强度,不一般的部队自然是要高出不少的,光是每天两趟的一公里越野,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吃得消的,何况是廖淑珍这个假小子。红箭大队的女战士也是要参加一公里场地越野训练的,不过训练的次数就不比其他的男战士们了,像海上花和柯沫兰她们,每周也就一趟而已,自然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可惜廖淑珍这个假小子不肯说出自己的女儿身份,愣是挺了下来,好么,累倒了。

    好在当时给她看病的刚好是海上花,一般的头疼脑热什么的,海上花还是没有问题的。要是其他的男医生护士,常云飞这个政委都不知道这个事情该怎么收场了。既然是海上花发现的,就让她和廖淑珍谈谈心好了,常云飞虽然政工工作的经验非常丰富,但对付的小女孩的经验还是略有不足的,这一点他有自知之明。海上花也确实没有辜负政委的期望,一个通宵的彻夜长谈,就一切搞定了。

    廖淑珍的父亲在大革命时期,是北伐军的一个排长,因为积功而升至团长。原本官运亨通的他,只因生就了一副倔强的性格,而得罪了上司。就在三年前,廖淑珍的父亲突然被革职查办了,理由是通共。要说她的父亲在北伐的时候,曾经和一些**员来往过,也比较同情**,这倒一点都不假,但他认识的**员都在北伐的战斗中英勇牺牲了。要说通共的罪名,那可就真是冤枉他了。真也罢,假也罢,反正坐实了罪名,到哪里喊冤也没有用。廖淑珍的母亲一气之下竟然去世了,小小年纪的廖淑珍一下子失去两个亲人。廖淑珍的父亲没有给她留下多少遗产,好在她父亲的一些老上级和部下对廖淑珍的遭遇都很同情,对她多方接济,还让她离开上海到北平去念书。廖家世代都是从军的,廖淑珍听她父亲说,她的祖上曾经当过戚继光的行军副将,直到清末的时候,才因为国家积弱而放弃了从军,但廖家从没有将祖上传下来的从军经验撂下过。廖淑珍的父亲参加北伐军的时候,已经快四十岁了,他是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气氛感召下,忍不住违背家训从军的,这或许是廖淑珍家祖上遗留下来的性格所致。廖淑珍虽然是个女孩子,可他的父亲一直把她当作儿子来养,除了读书,整天就是兵来兵去的,祖上流传下来的那一套从军经验也算是滚花烂熟于胸了。虽然古今的兵家之事区别甚大,但他的父亲坚信,但凡治军的大道理还是一样的。

    父亲死前,廖淑珍在她父亲的老上级的周旋之下,见了父亲最后一面。廖淑珍的父亲,没有说其他的,只说让她不要悲伤,万一他不能活着出狱,就让廖淑珍去找一个叫贺胡子的人。贺胡子是她父亲的救命恩人,她的父亲很后悔当初在大革命失败的时候,没有听贺胡子的话跟他一起走。他的父亲总以为,国民政府就是祖上所说的官家,可惜他现在才明白,这天下并不是像他这样的平民百姓出生的人的。即是当了团长,他也还是平民百姓一个。背着看守,廖淑珍的父亲悄悄地在她的手心里面写了两个字,说他的救命恩人就是这个,有机会就投奔他去,那才是活路。

    廖淑珍是在北平读书的校园里听说红军的事情的,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事情在学生们中间都在流传,虽然校方管得很严,但毕竟管不住人的思想。或许是家传的原因,廖淑珍是个很有心计的女孩子,她并不急于按照父亲的遗愿马上去陕北找红军。直到有一天,她从一份报纸上看到了东北军和西北军在陕北围剿红军的报道,这次相信了校园里的流传。当天她就打理了自己的包裹,立刻动身去了西安。廖淑珍虽然是个女学生,但也并不算是长得特别漂亮的那种女孩,再加上女扮男装,更是不引人注目。一路西行的廖淑珍并没有在路上遇到什么麻烦,这年头长得一般还真的是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