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沿海、沿江发达地带交汇部,区位优势突出,经济实力雄厚,其核心城市上海是世界最大城市之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人口数量已接近北美、西欧、日本的世界级城市群,并有可能突破亿。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以至世界经济增长最迅速、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构造世界级城市群条件已基本具备。率先建设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能为探索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进行试验、积累经验,为我国城市群建设提供示范。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近/4。改革开放后,长江三角洲多次出现大规模工业化浪潮。首先是乡镇工业异军突起,浦东开发后外向型经济又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台湾电子信息制造业大批转向长江三角洲,上海、苏州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处在中国东部“黄金海岸”和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对内、对外经济联系都十分便利。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有如此优越的条件,因此能够成为世界级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枢纽,从而加速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加快中国的经济国际化进程。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它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包括江苏的扬州、泰州、南通、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浙江的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共5个城市及其所辖的74个县市,以沪杭、沪宁高速公路以及多条铁路为纽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近年来,长三角以其良好的基础设施、发达的科技教育和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土”。2004年上半年,这一地区以占全国2%的陆地面积和约占0%的人口数量,创造了全国2%的gd,完成了全国37%的外贸出口额,吸引了全国52%的实收外资,其经济总量领先于我国另外两大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点发展区域

    城市群的发展应该遵循一定的城市发展规律,在城市群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其发展的重点区域。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根据城市发展理论和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趋势与走向的分析,目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已进入城市带发展规律的第二阶段。即着重发展中心城市城郊地区,加强城市功能定位,加快整个城市带城市网络高级化。目前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点发展区域应该有以下五类:.

    区域内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核心城,上海。

    2.区域内新兴的中心城市,如苏州、无锡。

    3.区域内重要功能型城市,如旅游与加工产业中心苏州、无锡,行政文化和商业中心南京、杭州,港口集散中心宁波、舟山、大小洋山等。

    4.区域内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如上海的崇明、苏北的扬州、南通,浙北的嘉兴、湖州。

    5.区域内中心城市的郊区城镇;如上海的松江,杭州的萧山等。

    长江三角洲重点城镇的发展历程

    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加之有着发达的水系、丰饶的土地优于全国的农业、手工业,使其在我国封建社会的中后期就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可观的城市群。从明代到清代,长江三角洲出现了九座较大的商业与手工业城市纺织业及其交易中心南京(江宁)、杭州、苏州、松江;粮食集散地扬州、无锡、常州,印刷及文具制作交易中心湖州。而上海(元代始设县)此时已发展成为沿海南北贸易的重要商业中心。自近代以来的50多年的时间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鸦片战争后,对外开放条件下商品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