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伏羲

伏羲为龙图腾;后半部采集了近5o则西南少数民族关于伏羲女娲在洪水过后兄妹婚配再造人类的故事和民俗资料并加以语音训诂证明伏羲是南方苗蛮各族的祖先神。此文在以后半个多世纪中被广泛征引已为不易之论。但近来亦有疑议者林声认为伏羲的传说不是由古苗蛮民族的遗裔传入的南方少数民族中洪水后兄妹相婚的传说起于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所记载的盘古;伏羲与女娲也本不相干两者合谱归宗成为“一家人”是在唐开*****之后[2]。常金仓认为闻一多是从抗战时“中华各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的政治目的出立论以政治代学术以西方图腾说和人类学理论附会民间传说伏羲女娲创世立据不足[3]。二人均对伏羲是南方民族的创世神和祖先神的身份提出疑问。

    《论衡•;谈天》:“说易者曰:‘*****气未分浑沌为一。”《说文》中释“一”时说:“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列子•;天瑞》:“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以未见气时为太易气初为太初形之始为太始质之始为太素气形质浑然一体而未分离的状态称之为混沌。这个混沌之物即*****气*****气未分的状态即太极。

    《太一生水》之所谓的“太一”《老子》之所谓的“道”《周易》所谓的“太极”均为宇宙初始时混沌无形的*****气。《淮南子•;天文》:“宇宙生*****气。”《淮南子•;诠言》:“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万物谓之太一。”汉高诱注:“太一*****神总万物者。”这个总万物的“*****神”应该就是伏羲。

    考索于文字训诂可知伏羲即为“*****气”其字本义是“司气”。《说文解字》释“伏”为:“伏司也从人从犬。臣铉等曰:司今作伺。”段注:“司者臣事于外者也。司今之伺字。凡有所司者必专守之伏伺即服事也引申之为俯伏。”“羲”《说文解字》释为:“羲气也。从兮义声”。“羲”的义项可从“兮”字求索《说文解字》释:“兮语所稽也。从八象气越亏也。”又释“亏”为:“亏於也象气之舒亏从丂从一。一者其气平之也。”“兮”字的本义是气息缓慢延长、越来越弱(故常作为语气词用于语末表达语气)。因而“羲”的字义本源就是“气”“羲”字读音也像吹气之声所以段玉裁从音训上注“羲”为“谓气之吹嘘也。”至于伏羲又写为“伏戏”、“伏犠”等皆为“羲”字的演化。

    “太一”、“太极”形为“混沌”宇宙起源于混沌。同样伏羲也源于“混沌”其原型也是太始之初的混沌之气。

    在上文所述《楚帛书甲篇》所记载的创世神话中伏羲即是生于混沌之中。而且《淮南子•;精神》所描述的宇宙创生过程与《楚帛书甲篇》颇为相似:“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闵鸿蒙鸿洞莫知其门。有二神混生经天营地孔乎莫知其所终极滔乎莫知其所止息。于是乃别为阴阳离为八极刚柔相成万物乃形。”世界开始于一团混沌之气后阴阳剖分化生万物。对照《楚帛书甲篇》这里的“二神”当指伏羲、女娲。伏羲、女娲为阴阳二神。从哲学角度上说是阴阳两仪;从神话角度上说是伏羲、女娲二神。在汉墓壁画、画像砖石中伏羲手捧太阳或日规代表阳;女娲手捧月亮或月矩代表阴。伏羲、女娲结婚生育四子才育有万物这是阴阳化育万物的开始。

    在原始神话和民间传说中创世之前的这个混沌体被形象地表述为葫芦。从混沌到世界的创生过程被形象化地叙述为葫芦从中央剖开。亦即所谓天地剖判阴阳分离。

    -->>(第9/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